”想致富,先修路“這句口口相傳的話反映了高速交通線路的地位,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建設與國民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之間的關系不言而喻。高速交通線路的建設加快了物流,改善人們出行條件,促進當地工業成長和沿線經濟發展,使沿線地區的商機顯著增多,加速新型城鎮化的進程。 杭紹臺高速交通,初顯“1+1>2”效果 新路不斷延伸,藍圖變成通途。自2022年1月8日杭紹臺鐵路開通以來,到2月初已運營滿月,央視《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等欄目都進行了關注報道。據有關數據統計,至2月7日首月運營安全發送旅客近20萬人次,其中嵊州新昌、天臺山、臺州站客發總量分別超過5萬、3萬、6萬人次,極大的便利了旅客出行。 杭紹臺鐵路是紹興、臺州人今年一直最期盼的鐵路,全線266公里,它連接杭州、紹興、臺州三市,結束了浙江嵊州、新昌、天臺不通鐵路的歷史,實現杭州至臺州“1小時交通圈”。 杭紹臺鐵路 一條高速鐵路是一條經濟大動脈,一條高速公路則是一條區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加速跑道。2月10日,杭紹臺高速公路齊賢樞紐至柯巖互通段正式通車收費運營,意味著杭紹臺高速公路即將迎來全線通車,將與錢江通道、杭甬、紹諸、甬金、臺金五條高速公路形成互通連接,拉近浙中地區與杭州的時空距離,提升城鎮化建設水平,提高沿線居民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杭紹臺高速公路 杭紹臺鐵路和杭紹臺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得杭州、紹興、臺州的聯系更加緊密,兩條路網的“1+1>2”的效果逐漸顯現。從長遠看來,將推動沿線及周邊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產業園區建設,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引進高科技人才,促使人才“落地生根”,加快房地產投資建設。 高速路網時代,企業抓住城市發展機遇 城市是現代經濟社會活動的主要載體,40年改革開放,全國交通線路大建設帶動中國城市化快速推進,中國城市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不少城市快速崛起。無論是經濟增長,人口購買力還是房地產市場發展程度均優秀,但是也面臨城市發展趨于飽和,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速放緩等諸多問題,高速交通線路的建設就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上述問題。 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廚具之都嵊州和中國名茶之鄉新昌,它們的高速路網時代終于到來。 根據中國旅游經濟藍皮書的《2021年旅游經濟運行分析與2022年發展預測》,預計2022年國內旅游人數39.80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3.8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和27%,旅游業穩中向好。杭紹臺鐵路和杭紹臺高速均途經“浙東唐詩之路”,沿線串聯起魯迅故里、天姥山景區、天臺山景區、臺州府城墻等一大批名勝古跡,稱得上浙江省內的黃金旅游通道。 從旅游一項而言,就帶動嵊州、新昌的人口流動,讓更多人認識這兩座城市。 嵊州市艇湖新區
在杭紹臺鐵路嵊州北站往嵊州市區方向,是嵊州市著力發展的艇湖新區。在嵊州整體城市規劃藍圖中,艇湖新區板塊將打造推進新興產業園建設,投資引進了諸如碧桂園棠樾府、嵊州EPC項目、鎮海中學嵊州分校等項目,從產業集群到生活配套共同建設,打造生態宜居新城。諸多不同產業的頭部企業陸續關注到新區發展,而碧桂園是第一家在艇湖新區開發建設的房地產企業。 高速交通路網沿線集中了區域主要的產業布局,強化了嵊州與新昌的聯系。杭紹臺高速的使用使得一些新昌偏遠地區的農業與礦產資源能夠得到全面有效的開發利用,同時為杭紹臺沿線城市的人才與技術學習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促進人口流動,人口購買力和房地產市場發展程度得到提升。據了解,諸如碧桂園這樣的全國性大型房地產企業早已提前布局開發建設,截至2022年1月,在新昌建設交付了碧桂園西江月、碧桂園珺悅小區,為新昌人民品質生活提供了范例。 碧桂園珺悅 杭紹臺鐵路和杭紹臺高速公路的建設,催生沿線城市與大城市的“同城效應”,助力長三角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對縮小區域之間和城鄉之間的差距,推進共同富裕建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成功把握機遇的企業就能收獲回報。
來源:越牛新聞
原標題:高速交通建設,按下杭紹臺城市圈發展“加速鍵”
|